邓琼没有谈过恋爱,至今未婚,但她却拥有12个“孩子”,以及17年“丰盛”的母亲节。
45岁的邓琼是乌鲁木齐SOS儿童村9号家庭的“妈妈”,2001年的冬天,这个南方姑娘带着一纸聘书,只身来到新疆乌鲁木齐,风华正茂的她还未来得及恋爱,便有了当“妈妈”的初体验。
“职业妈妈”邓琼在儿童村旁的社区菜店选购蔬菜。保障孩子们的一日三餐是她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十多年间,无父母可依的孩子们来到邓琼的9号家庭,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离开,而邓琼则守在“家”中,每天7点半起床,做饭洗衣、辅导功课,学习与每个年龄段、不同年代出生的孩子相处。为了让孩子们吃到“妈妈”做的年夜饭,邓琼来新疆后没回老家过一次春节,几乎每个重要节日,孩子们身边一定有她。
在儿童村9号家庭,小远(化名)在学习下围棋,“职业妈妈”邓琼则陪在一旁。
“母亲节,过了17个,每个孩子都有花样。”邓琼一边说着,一边盯紧正在写作业的小远,作为目前在“家”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邓琼总是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他身上。而小远偷偷为“妈妈”准备了一张纸条,作为今年送给“妈妈”的礼物,纸条上写着:“妈妈,我爱你。”
在儿童村9号家庭,“职业妈妈”邓琼(右)在指导小远(化名)完成家庭作业。
邓琼说,这份工作并不能得到自己父母的理解,以前的朋友也劝导她离开,但孩子们给她的点滴感动,就足够让她留在儿童村直到退休,已经习惯了身边有孩子们的她,放弃的选择变得太难。
在儿童村9号家庭,“职业妈妈”邓琼(右)和孩子们一起吃饭。
“如果说有难熬和委屈的时候,也都是来自于孩子们。”邓琼说,因为每个孩子遭遇不同,性格不同,她必须不断地寻找与孩子们的相处方式。不论是孩子们心里的创伤、叛逆的青春期,或是不会解答的功课,她都要一一面对。“有时还会被孩子的老师‘叫家长’。”邓琼说着笑了起来。
“职业妈妈”邓琼(右)和放学归来的小远(化名)走在儿童村内。
如今,已经有孩子离开“家”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但他们还是很依赖我,谈恋爱了、和男朋友吵架了都会和我讲,有孩子被蚊子咬了一个包也要打电话给我诉苦。我希望他们能自食其力,承担责任,创建自己的家庭。”邓琼说。
在儿童村9号家庭,“职业妈妈”邓琼在收拾整理孩子们的卧室。
在乌鲁木齐SOS儿童村,还有13位像邓琼一样的“妈妈”,为来自西北五省区、不同民族的101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从开村到现在,我们共救助过210名孩子,目前考上大学的孩子有40多名。作为西北五省区唯一的SOS儿童村,我们以家庭的形式收养和抚育丧失父母且亲友无力抚养的健全孤儿,让他们都拥有家庭,在关爱中带着尊严和安全感成长。”乌鲁木齐SOS儿童村村长助理王新祥说。
在儿童村社交活动中心,邓琼和其他“职业妈妈”们一起参加每周的业务总结学习。
这几天,邓琼总接到已离村的孩子们发来的短信和电话,祝福这个属于他们和“妈妈”的节日。望着9号房中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合照,邓琼说,我只要他们过得好。(记者 白佳丽 胡虎虎)
原标题:“职业妈妈”邓琼:只要孩子们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