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一场主题为"巾帼榜样,智行地铁"的定向赛在轨交徐家汇站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百位身着“上海地铁志愿者”红马甲的参赛者吸引了乘客们的注意。志愿者们从徐家汇站18号出口出发,在约3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内,依随机顺序步行前往徐家汇站19个出口中的8个,用脚步丈量站点通行路线,完成线下打卡,回答有关志愿者规范、徐家汇地铁站地理知识、文明乘车礼仪、性别平等文化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到达本次比赛的终点:位于天平路的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
这次比赛,由上海巾帼志愿服务总队、上海地铁志愿者服务总队和中智上海白领青年志愿者总队共同主办。活动承办方之一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的负责人魏迎娣介绍,比赛的初衷,在于公开招募一批有热情、有活力、有素养的巾帼地铁志愿者,也在于探索新的志愿者培训形式,培养符合站点要求的高素质地铁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在徐家汇地铁站中服务
志愿者趋向多元,一腔热情还要一身本领
“这两年,加入志愿服务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白领越来越多了。”魏迎娣说。这次定向赛的信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后,反响热烈,三天内就有130人报名。经过筛选,组织者最终确定了100名参赛人选。参赛志愿者的职业、年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队员最小年龄超过60岁的“夕阳队”,有“南汇警花队”。而“神奇女侠”队四位青春靓丽的女生特别引人注目,她们戴着电影中亚马逊女战士的发带,“觉得自己特别有力量”。
公众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提高是好事,而要做好志愿者,“仅仅靠一颗善心、一腔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学习规范、礼仪和专业技能,练就一身本领”,魏迎娣说。志愿者李青从事地铁志愿服务已有10年,最初,她与小伙伴们自发在世纪大道站提供服务。去年10月,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依托这批志愿者力量,成立了“彩虹桥巾帼志愿服务队”,开拓了新的服务站点——徐家汇站。李青说:“徐家汇地铁站是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11号线3线换乘的大枢纽车站,共19个出口四通八达,覆盖了周边大量商业、办公大楼,地面公交线路繁杂。这就要求志愿者对轨交换乘、周边公交路线、附近大型商圈等了如指掌。”
这次定向赛,既是一次志愿者的招募,也是一次实地培训。比赛通过实景模拟地铁出行的各类场景。志愿者们穿行于徐家汇地铁站覆盖区域,熟悉了地铁站设施和周边点标,学习了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和规范,提前演练了地铁站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巾帼园志愿者培训活动
精准匹配,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
除了举办定向赛这样的“爆点”活动,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长期以来致力于搭建平台,为想要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人和好的志愿服务项目之间建起桥梁。“任何人想要做志愿者,都可以通过上海志愿者协会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入包括巾帼园在内的志愿者组织”,魏迎娣介绍。“好的志愿服务项目也可以通过巾帼园,来找到适合的志愿者,基地为双方进行精准匹配”。成为志愿者的门槛低了,但是标准并不低。基地会经常举办面向志愿者的培训,内容涵盖志愿者守则、价值观、专业技能等等,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度。徐家汇地铁站“彩虹桥巾帼志愿服务队”,就是去年7月一次培训中,大家“头脑风暴”、精准匹配的产物。正式“上岗”四个月以来,志愿者们为徐家汇站的乘客提供了文明劝导、购票及线路咨询等服务。Metro大都会APP上线后,志愿者们还主动增加服务时间和内容,帮助普及安装和扫码进站。他们的红马甲,已成为徐家汇站一道亮眼的风景。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希望,以他们为榜样,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培育更多的志愿服务队伍。
徐家汇地铁站“彩虹桥巾帼志愿服务队”,是巾帼园志愿者服务基地孵化的众多项目之一。基地常年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心理、家庭、亲子、法律等专业义务咨询。去年六月,基地举办了旨在帮助自闭儿童的“当星空遇见花海”系列活动,为自闭儿童家庭提供结对帮助,提倡对受助对象的长期陪伴。接下来,还将举办关注亲子关系的“为爱悦读”系列活动。魏迎娣希望,志愿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一次活动、一时一地,而是能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可复制的成熟模式,推而广之。
原标题:正能量 | 红马甲点亮徐家汇站,地铁志愿者有热情还有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