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张贤:“愿做乡村教育的‘泥瓦匠’”

时间:2018-02-06

评论0  转发  收藏  字号:T|T
来源:南方日报

  早上6时30分,天还未亮,张贤像往常一样打开校门。不多时,学生们陆续来到学校。在张贤的引导下,学生们排着队,往各自的杯子里灌上热水。7时15分许,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就在校园中响起。

  这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新河小学日常的一幕。作为团省委等单位发起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张贤已在该校支教近半年。而在粤东西北地区的山村中,还有一大批像张贤这样的年轻人。春节将至,南方日报记者走进新河小学,探访支教志愿者和孩子们。

  “可爱的学生是快乐来源”

  1月23日,新河小学的学生正在准备寒假前的最后一场考试。当记者走进校园时,刚好是下课时间,孩子们看到记者,不仅不“怕生”,还纷纷热情地打招呼,露出的笑容像朵朵绽放的玫瑰。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张贤一人承担起四年级一班的英语、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每周至少要上15节课。

  在上课时,记者看到,张贤拿起杯子想喝水,但里面已空了。这时,一名学生递给她一瓶水,说:“老师,喝点水润润嗓子吧。”

  在另一间教室里,另外一名志愿者欧怡正在给二年级的学生上美术课。

  “哇,玫瑰花真美!”“老师,可不可以送我一朵?”

  看着黑板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孩子们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地发言。欧怡笑着说;“谁最听话、认真学习,我就把这朵玫瑰花奖励给谁。”

  欧怡说,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都是贴心“小棉袄”,每次下课后,都有学生主动帮她收拾东西。“这些可爱的学生是我的快乐来源之一。”

  “孩子像书,要细心‘阅读’”

  新河小学只有张贤和欧怡两名志愿者,她们同是茂名高州人,也都曾在广州读大学,从去年9月开始,两人一起支教。

  从大城市来到小村庄,她们很快融入当地生活。欧怡说,村子里的生活十分便利,校门外不远处就是市民大道,骑自行车十来分钟就能到市集,平时买东西、取快递都很方便。

  新河小学的四年级只有一个班,学生也只有19名。“这个班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因此需要更多关爱。”张贤说。

  今年刚满10岁的阿昊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妈妈工资不高,每个月只能拿出很少的钱作为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费。张贤得知后,便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平时,张贤不仅经常带些书给阿昊看,还用笔记本等奖品来激励他。

  阿昊开朗、阳光,说起与张贤之间的故事来滔滔不绝。“张老师很厉害,会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我经常向她下‘战书’,但几乎每次都‘战输’……”

  阿昊曾经很淘气,经常犯错,有一次甚至把张贤气得哭出来。“当时,不知所措的他一边帮我擦眼泪,一边道歉。”张贤说,“后来,他每天更加认真地听课,也很少再犯错。”

  “我喜欢张老师,希望她能永远做我的老师。”阿昊对记者说。

  对于张贤和欧怡,新河小学校长陈广林赞不绝口。“她们都是称职的老师。”陈广林说,“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能力出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我愿意在教育的百年工程中做一名‘泥瓦匠’。”张贤说,“每个孩子都像是一本书,我们要细心‘阅读’。如果他们因我们而变得更优秀,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记者 王聪 通讯员 岳青 王全明)

  原标题:南方日报记者探访“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 “愿做乡村教育的‘泥瓦匠’”

志愿者服务
分享到:
您看完本文后的心情:
中国社区网社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