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城郊的一所孤儿院里,孩子们的房间窗户上,贴着大大的汉字“福”或“喜”。那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中国名字,“高登”“诗玛”……平日里,孩子们练习写自己的中文名,也会通过“妈妈”帮忙发回到甘肃青年志愿者任志浩的手机上。
“80后”男孩任志浩是甘肃彩虹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也是这所尼泊尔孤儿院里13个孩子最亲的“中国哥哥”。
三年来,彩虹公益为这些孩子搭建了孤儿院,负担他们的生活和上学费用,并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中尼传统文化,通过“陪伴”让孩子们逐渐打开心扉。自此,任志浩和彩虹公益的志愿者们让这些孩子有了一个“家”,给他们理发、洗头洗脸、穿上干净的衣服、背上书包走进当地的学校,成为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学生”。
“有的孩子父母在地震中遇难了。有些父母去国外打工再也没回来,寄养在亲戚家,而亲戚们条件也不好,就送到孤儿院。有的是震前就没有父母,被一些爱心人士暂时收养。”任志浩1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2015年5月尼泊尔大地震救援时,他和这些临时安置区“无人照看”的孩子们结缘,从此就再也“放不下”。
十几天前,任志浩和彩虹公益的志愿者刚从尼泊尔回到兰州,孩子们正在忙着准备当地的期末考试复习。“看到他们一天天长大,笑容越来越多,也更开朗和自信,会觉得很幸福。”他说,彩虹公益一直关注贫困山区的儿童教育,而尼泊尔山区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希望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探索,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帮助当地孩子成长。
彩虹公益“90后”志愿者陈弥每年都会去尼泊尔看望孤儿院的孩子们,也会去其他山区参与教育帮扶。“去家访通常只有一条需徒步走上去的窄路,有次进山出山走了6个小时,还背着很多文具等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她向记者分享了在尼泊尔工作时的视频影像,其中记录着孩子们灿烂又羞涩的笑容。
“三年前,我们在震后的废墟上看到哭着找妈妈的弟弟,6岁的姐姐拉着弟弟的手坐在石头上,眼神呆滞而迷茫。”陈弥说,如今,姐弟俩逐渐融入孤儿院的小伙伴中,笑容越来越多。去年,陈弥生日那天,姐弟俩还和小朋友们一起通过视频为她唱生日快乐歌。(南如卓玛)
原标题:甘肃青年志愿者与13名尼泊尔孤儿的跨国情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您看完本文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