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志愿服务凝聚“红色力量”

时间:2018-07-02

评论0  转发  收藏  字号:T|T
来源:中新网

 微信图片_20180702102753.jpg

  图为“初心在身边红船驶进新时代”媒体团走进“红领之家”

  (“初心在身边,红船驶进新时代”)浙江北仑“红领之家”:志愿服务凝聚“红色力量”

  在医院门诊大厅为病人导医、挂号;和敬老院的老人们理发、聊天;穿梭在北仑的大街小巷和山岭河边,捡拾垃圾、清理杂草、擦拭站牌……这样的“红色”身影,每个双休日都能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大街道小巷看到。

 

  这些“红马甲”均来自北仑“红领之家”。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个党建引领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由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其他热心公益人士组成。随着“红色力量”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当地“行走的风尚”。

微信图片_20180702102756.jpg

  图为“初心在身边红船驶进新时代”媒体团走进“红领之家” 李佳赟 摄

  作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军浩是远近闻名的“公益达人”。17年前,陈军浩创办了宁波市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社区服务机构——牡丹社区服务站。近年来,他又陪伴“红领之家”志愿者社会组织一步步成长。

  在陈军浩及其他志愿者的“服务清单”中,包含扫清城市沉疴痼疾等服务事项,脏活累活往往是主要攻坚对象,但“红领之家”的志愿者们不断用他们的“微能力”传递着正能量。

  陈军浩回忆说,有一年除夕,他正忙着准备年夜饭,突然接到一名老人打来的电话,说家里下水道堵了,实在找不到维修工,便给他打电话求助。“我到那一看,卫生间里污水四溢,由于没有专门的工具,情急之下,我只能挽起袖子,伸手一点点掏。”陈军浩说,疏通完毕起身,才发现老人一直站在身边,双手捧着崭新的毛巾,两眼闪着泪光。

  “那一刻,我被老人的深情感动了,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让我忘记了浑身的臭味。正是这样的感动和满足,让我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越走越坚定。十多年来,无论工作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变迁,我的志愿初心从未改变。”陈军浩感慨。

  在“红领之家”,这样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数据显示,“红领之家”已拥有注册志愿者1160名,累计组织活动2195次,服务时长达44425小时。

  除了用志愿服务构筑温暖屏障,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回馈社会也是“红领之家”关注的重点。针对社区矫正存在人手少、任务重、专业力量薄弱等现象,“红领之家”成立了社会工作室,用志愿服务的理念承接社区服刑人员、归正人员、吸毒人员和重性精神病人四类特殊人群社区矫正、帮教救助、权益保障、就业培训等相关服务事项。

  “最初的想法是让志愿者帮助这些特殊人群,但光是帮助还不够,还需要给他们一种更体面和更自主的方式。”于是,陈军浩一方面利用红领之家志愿者的资源,让心理咨询师、法律行业从业者等从专业角度给予社区矫正人员帮助,另一方面,把这些社区矫正人员也“吸收”到红领之家,成了志愿者。

  从“学雷锋一阵风”到“志愿服务常态化”,从最初的“作秀质疑”到越来越多人认可的“红色品牌”,五年间,“红领之家”不断散发出强大生命力,这与其建立的长效激励机制分不开。

  为了“保鲜”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陈军浩借鉴淘宝的“抢购”模式,实行志愿服务活动申报认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限制参加人数。同时,“红领之家”还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获得积分、评定星级,用以换取订报卡、理发券等,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如此一来,便经常出现‘爱心需要排队,活动争先秒杀’的场景。”陈军浩笑言。

  经过多年的温暖耕耘,“红领之家”的志愿服务不仅得到了北仑群众的认可,还以志愿服务理念承接的社区矫正模式“走出国门”。2016年10月,陈军浩参加了在加拿大举行的第24届国际社区矫正研讨会,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作了专场发言,向全世界展示了司法的“中国温度”。

 

  在“红领之家”展厅,一串串志愿者名字、一个个先进事迹遍布展板墙上,这些温暖力量构筑起向善土壤,滋润着一颗颗温暖的心。下一步,陈军浩打算把志愿服务引入更深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去。“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把自己喜欢的事作为自己的事业,作为一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业,我将为之奋斗终生。”陈军浩说。

 

志愿者服务
分享到:
您看完本文后的心情:
中国社区网社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