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博物馆里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

时间:2018-04-11

评论0  转发  收藏  字号:T|T
来源:新华报业网

  在苏州东吴博物馆,馆内的社会教育部永远是最靓丽的风景线,这个部门由4位80后女性工作人员构成,主要负责馆内的讲解接待、宣传教育。多年来,她们坚持在东吴博物馆宣教服务的一线,并不断地创新宣教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年,从“小白”到问不倒的“博物君”

  “这是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器身采用堆贴、刻花、高浮雕等装饰手法,纹饰有宝相花、飞天、神兽……”3月的一天,在博物馆的展示厅内,社会教育部的裴喆怡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为前来参观的成人团体讲解,每走到一处文物前,她不仅对该文物的外貌讲解细至纹理,该文物背后的故事,她也能娓娓道来。精彩的讲演时常收获着观众的热烈掌声。

  “刚来的时候,我可不是这样。”裴喆怡笑着回忆。2011年,东吴博物馆成立,她和其他3位工作人员从浒墅关经开区各个部门调来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以她们的话说,“都是小白”。随即,4人投入了紧张的培训中。这期间,她们去过镇江博物馆参加讲解培训,还对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过专门学习培训,之后考取了相关的资格,才成了合格的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渐渐沉浸在文物知识的钻研中,成了问不倒的“博物君”。

  7年来,别人的节假日是她们的工作日,忙碌的时候,一个人一天要讲解上好几遍,工作完嗓子都是哑。

  “有时候也会觉得没有节假日,很累,但是每每为别人讲解时,尤其为孩子们讲课时,他们专注的神情,有时候频频点头,有时又会表现出很惊讶,很赞叹的表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解答他们的问题,传播知识、传播历史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裴喆怡实实在在的话语代表着她们的心声。

  从2011年开馆至今,她们平均每年为数万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数百场次,接待学校及其他团体30余次,组织宣教活动近10次,还编写了《大风古陶》、《汉唐风韵》等文物类书籍,很好的传播了东吴博物馆的历史文化知识。

  创新小剧场,让文物开口说话

  去年的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前一天,在云锦城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剧正上演着。

  “我们坐着超级飞机,到世界各地做环球旅行,参观千奇百怪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个奇妙世界,今天我们来到苏州东吴博物馆,里面有好多宝贝,等着我们一齐去发现哦!”随着旁白声响起,一个个特殊的表演者上台了,他们是东吴博物馆里社会教育部的工作人员扮演的“翁仲”、“鹰尊”、“吴王画像镜”等文物。

  瞧,文物开口说话了!

  “嗨,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翁仲,我身高六米,比篮球明星姚明还要高;我的体重有26吨,要用30吨的大吊车才能把我吊起来,我是个巨人。我曾经是个将军打败过很多敌人,保护了自己的国家,我是hero英雄。”

  边上的铜镜先生赶忙说道:“你啰啰嗦嗦说完了么,该轮到我啦。小朋友们,我是铜镜,我住在东吴博物馆的千镜堂里。你们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梳头照的镜子,在古时候就是我这个样子滴!看!我的鼻子是一个钮,可以用来穿绳子。我的脸上还有很多字呢,别看我黑漆漆,我可是用铜制作的,坚硬的很哩!”

  鹰尊也忍不住插话了:“嗨,我是尊小弟,我们出生在三国吴时期,现在已经1800多岁了。看,我们的肚子圆滚滚,里面可以装很多水哦。”

  ……

  “我喜欢鹰尊!好可爱!”

  “翁仲有这么高啊!是不是古代的人都这么高?”

  如此特别的情景剧让观看的幼儿们起了兴趣、兴奋不已。

  这样的情景剧是去年社会教育部研究出的新的宣教方式,名字叫“东吴小剧场”,利用把文物现实化、拟人化,让孩子们能更好更有趣的接受历史知识。

  而除此之外,她们还在近期推出了文物的特展,把一系列的文物放在一起进行展出,“比如最近要办的吴越文物系列特展,比如剑系列的特展、唐三彩系列特展等等。”这些特展通过媒体宣传出去,对系列文物有偏爱的居民朋友就能来参观,这是属于历史爱好者们的“私人订制”了。

  原标题:宝藏里的知识,被她们更好的传播——记苏州东吴博物馆里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

志愿者服务
分享到:
您看完本文后的心情:
中国社区网社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