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公益事业,退而不休,拿出自己多年积蓄;为了提高市民素质,甘当文明劝导员;为了孩子完成学业,慷慨解囊……今年已满90高龄的刘钦向老人,无论在工作期间或离休后,一直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从离休至今20多年里,他也坚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热心帮助村民解决交通、饮水、灌溉等困难问题,为修文县的建设,为新农村发展不懈努力,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称赞,受到县委、政府的多次表彰,2006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感动贵阳十八个故事的人物之一和贵阳十大感动人物。
行走在公益路上
原修文县红旗煤厂、郭家林水泥厂、沙溪村一带的中小学生到县城读书经常走的一条不足一米宽的林间小道,坡陡路窄,特别是遇到下雨或凝冻天气,学生上学行走十分困难,刘钦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萌发了修筑一条沙溪村至县城川会馆道路的念头。刘钦向随即将想法落实在行动上,每天天刚亮就一个人肩扛锄头、十字镐,手提撮箕坚持在该路段修路。通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建成了一条2.5公里、宽4米左右,并能通过汽车的道路。如今刘老仍坚持在道路两边挖沟排水,维护路面,裁种行道树,为沙溪村一片广大群众发展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
刘钦向还积极为解决上田坝、双龙沟等地的村民饮用水、灌溉用水,修建桥梁等奔走呼吁,多次向县领导反映和找有关部门帮助,先后筹集资金68000余元,水泥数十吨,修建了水窖、水沟及过河石桥等,为村民办了具体实事好事。
2008年初,刘钦向注意观察到许多人清晨和黄昏都喜欢到县政府后面的西门坡游玩,又萌发了在西门坡建一个亭子供人歇息的想法。说干就干,刘钦向与一位老战友找到承包西门坡一片山林的负责人商谈,在征得同意后,他们通过发动群众集资17320元,刘钦向自己捐资11400元,下半年就在西门坡修建了一个近4平方米的亭子、二个水泥坝、六个花池和一个厕所。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群众自发地在该处种植了果树、槐树及各种花卉。现该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不少人游玩和晨炼的好地方。
甘当城市文明劝导员
手臂系红袖标、绿丝带,左手提一个垃圾袋,右手捏火钳,一个身影行走在修文大街小巷,一边捡拾垃圾,一边劝导和纠正市民不文明行为,他就是——刘钦向老人。虽然年高80有余,由于他不断地坚持劳动,现在身板依然硬朗,经常参加老年门球队比赛、摄影等活动,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在我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积极带头坚持在街头巷尾巡查,捡拾果皮、烟头等丢弃物;向不文明者进行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对损坏行道树的儿童耐心讲解一棵树从栽种成活到长大需要400元左右成本的道理,教育儿童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他多年来为修文收费站、客车站绿化环境,对修文三中门口沿河绿化带进行管理,经常在合力超市门口带小孩过斑马线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参与18人组成的老年巡逻小组晚上进行治安巡逻。多年来受省市县表彰达16次之多。
讲述抗战故事,弘扬爱国精神
刘钦向还经常应邀到学校、部队、社区和劳改农场、少管所、戒毒所等地,以自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亲身经历,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开展教育宣传讲课,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素质。
刘钦向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誉,一些单位在行风建设等教育活动中,聘请其为行风监督员和督导组长,一些学校也聘请其任校外辅导员,使刘老的余热得到充分发挥。刘老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用行动书写“雷锋精神”。(修文龙岗社区)